【双创竞赛87】| 2022年辽宁省高校中外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辽宁省中外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本次大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营造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华经典的社会氛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三)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辽宁省本科院校的中外学生(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分为大学生组、留学生组,共2个组别。
每个组别中,可个人参赛,也可组成团队参赛,二者任选其一。团队参赛人数不超过10人。参赛过程中人员不得更换。团队参赛的应按第一参赛者身份组别报名。
无论是个人参赛,还是团队参赛,每个选手只能参与1个赛项,提交1件作品。每件作品指导教师最多2人,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作品最多2件。
(四)竞赛要求与方式
本次大赛分为四个赛项:
l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简称诵读大赛)
l “诗教中国”经典讲解大赛(简称讲解大赛)
l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简称书写大赛)
l “印记中国”汉字篆刻大赛(简称篆刻大赛)
1. 竞赛要求
(1)诵读大赛
诵读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为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或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诗文作品。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2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3—6分钟,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参赛者须出境,一镜到底。
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内容,此内容须与《辽宁省高校中外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信息表》(见附件2,简称《作品信息表》)相关内容保持一致。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予更改。
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和视频,不得出现与诵读大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
(2)讲解大赛
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为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或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诗文作品。
参赛大学生及留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讲解经典作品,并阐述诗文的意义与价值,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录制讲解视频。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2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5-8分钟,清晰度不低于720P,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参赛者须出镜。
视频开头须注明诗文作品名称和作者、参赛者姓名、单位、组别等信息,此内容须与《作品信息表》相关内容保持一致。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予更改。
(3)书写大赛
书写内容为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反映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古今诗文、楹联、词语、名言警句等(当代内容应以正式出版或主流媒体公开发表为准)。内容主题须相对完整。
硬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须通篇统一,尤其不得繁简混用。
硬笔可使用中性笔、钢笔、秀丽笔。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29.7cm×42cm)。
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95cm×180cm),一律为竖式,不得托裱。手卷、册页等形式不在参赛范围之内。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2年新创作的作品。参赛者须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参赛者姓名、单位、类别、组别等信息,此内容须与《作品信息表》相关内容保持一致。硬笔类作品上传分辨率为300DPI以上的扫描图片,毛笔类作品上传高清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为2—10M,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效果与细节特点。
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予更改。
(4)篆刻大赛
篆刻内容为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词语、警句或中华古今经典名句及成语。应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
参赛作品需手工篆刻。内容使用汉字,字体不限。作品材质提倡使用传统石材即篆刻艺术用石(如寸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等)。
每人限报1件或1组作品(1组印章数量不超过6方)。需附印蜕及边款拓片(1组作品印蜕不超过6枚,并附两个以上边款拓片),自行粘贴在四尺以内对开宣纸上成印屏(138cm×34.5cm),一律竖式。
参赛作品要求上传印章实物、印蜕及印屏照片,另附作品释文、设计理念说明,标注材质、规格及制作工艺,并注明参赛者姓名、单位、组别等信息,此内容须与《作品信息表》相关内容保持一致。
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为1—5M,不超过5张,白色背景、无杂物,须有印面,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局部等效果。
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予更改。
2. 竞赛方式
竞赛方式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具体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其中,初赛由英国beat365官方网站入口组织;复赛采用线上方式,以录制的竞赛视频或照片参赛;决赛采用线下方式(暂定)。
(五)竞赛时间与报名方式
竞赛的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初赛时间:即日起-6月30日
2.复赛时间:7月1日-8月31日
3.决赛时间:9月1日-10月31日
初赛由英国beat365官方网站入口组织。
各参赛同学须在6月15日17:00前,上交材料,命名方式:学院+指导老师+姓名+联系方式
复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开展,组委会组建专家委员会对参赛学校推荐的作品进行评选,确定入围决赛的名单,并在大赛官网公布。
(六)竞赛环境与设施
竞赛的决赛现场为多功能会议室、智慧教室或学校礼堂,有能够播放PPT或视频的电脑、投屏、音响、话筒等设备,并有足够的作品展示场地。
二、竞赛组织
(一) 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和纪律与监督委员会等机构,秘书处设在辽宁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二) 组织形式
大赛组委会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负责竞赛的组织执行工作,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
专家委员会负责竞赛的评审工作。
各参赛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校级竞赛组织机构,负责本校比赛的组织实施和评审推荐等工作。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规则
1.参赛作品的内容必须保证健康、合法、科学,无任何不良信息。
2.作品内容完整,符合技术与应用相关规范且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3.参赛作品要求为原创作品,为个人或团队独立完成,无知识产权纠纷,抄袭作品一经发现即刻作废。
4.对于提交的内容不完整,或提供任何虚假信息,违背相关法律、法规,涉嫌作弊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的作品,均视为无效参赛作品。
5.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请自行保留底稿。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评审采用专家委员会集体评审的方式。
评分标准:
诵读大赛
以对经典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有声语言艺术的应用创新为主要考察目标和评审原则,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审,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1)主题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规定范围与主题要求。
(2)表现形式(15分):参赛作品形式灵活新颖,能将有声语言与文字、音乐、视频、服装、场景设计等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诵读艺术的专业性、综合性、创新性。
(3)有声语言技巧(40分):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声音集中、圆润悦耳,吐字归音准确清晰;内部感受真实、准确、细腻、丰富,整体感受与形象感受鲜明、具体;外部技巧灵活、生动、充分、得体,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4)综合艺术表现(30分):服饰得体,身体语言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带动力强,现场效果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2.讲解大赛
以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阐述为主要考察目标和评审原则,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审,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1)讲解内容(50分)
①能够简洁、明确、具体地理解诗文的主旨,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坚定信心;
②对诗文的背景介绍、内容讲解、鉴赏分析等知识准确,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③讲解符合经典诗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充分感受经典诗文的音声、意境等审美特色,体现古典诗文蕴含的精神品格;
④在文本解析的基础之上,可结合个人经验和体会合理拓展,无生硬拔高、曲解作品本意等,示范举例恰当;
⑤对古诗词传统经典知识掌握全面,无文体、格律等古典诗文常识性错误和硬伤。
注:并非要求以上几点面面俱到,如果涉及相关内容应符合以上要求,具体选取哪个角度,如何展现经典魅力,请讲解者自行设计。
(2)讲解形式(50分)
①普通话语音准确,语言规范流畅,语速适中,发音清晰,声音洪亮;
②诗文诵读能力强,能够准确地体现诗文的情韵之美和所表达的意境;
③准备充分,脱稿讲解,情绪饱满,语言准确生动,感染力,有代入感;
④衣着大方得体,体态自然亲切,态势语合宜;
⑤PPT、音乐与诗文内容匹配,整体气氛和谐,不喧宾夺主。
3.书写大赛
以汉字书写能力和艺术审美为主要考察目标和评审原则,按照满分 100 分进行评审,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1)文化底蕴: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情怀以及积极向上反映时代精神的词语、警句或中华古今经典名句及成语,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20分)
(2)书写正确,无错别字。(10分)
(3)笔画清晰,用笔精熟,线条劲健,表现力强。(20分)
(4)结体合理,起承转合自然。(20分)
(5)通篇和诣,气韵贯通。(20分)
(6)落款合理,钤印到位。(10分)
4.篆刻大赛
以文雅创新为主要考察目标和评审原则,按照 满分100 分进行评审,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1)守正出新 (30 分):强调原始创意的价值,在设计构图、篆刻技艺、文字表现等方面的继承和创新。
(2)文化底蕴 (30 分):强调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词语、警句或中华古今经典名句及成语,保证作品内容的深刻性。
(3)作品介绍 (20 分):强调对作品诠释的准确性、生动性、完整性。
(4)作品规范(20 分):强调竞赛作品的内容、形式等符合规则要求的完成程度。
(三)奖项设置
1.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奖项。每个奖项具体数量由竞赛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确定。
2.为一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3.对组织工作有突出表现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四)申诉与仲裁
对参赛资格等问题的质疑,以及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议,可申诉至竞赛组委会,由组委会予以仲裁。
对竞赛组织、评审过程中各单位出现的风纪问题,可投诉至纪律与监督委员会,由纪律与监督委员会予以仲裁。
(五)竞赛结果公示
复赛、决赛评审结束后,竞赛组委会将根据评分确定各奖项数量及名单,并在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上公示,向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发证书。
四、其他
(一)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玉
联系电话:17837650768
联系邮箱:1900626417@qq.com
(二) 其他未尽事宜
1.知识产权
竞赛尊重原作者的知识产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知识产权,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大赛组委会享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展示、汇编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权益,参赛者拥有署名权。
2. 竞赛安全
竞赛组委会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参赛人员应当配合疫情防控措施。
赛事全程,各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负责参赛师生的安全;参赛团队在参赛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活动纪律,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
3. 其他
① 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全面统筹协调和执行实施工作。省内各高校结合实际,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周密组织、精心安排,保障赛事工作有序开展。
② 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任何单位不得以大赛名义向参赛者及参赛单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③ 参赛信息填报须准确、规范。作品标题、所在学校等信息须用全称,不得出现错别字、错误名称、不规范表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