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 高质量就业·风采展示【第一辑】

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北京大学扎实推进基层就业引导

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向西部基层输送优秀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北京大学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就业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引导学生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秉持“让就业成为教育、让基层成为导向、让服务成为力量”的理念,北京大学于2018年提出就业引导“红绿蓝”三色战略,持续向西部基层等国家重点领域输送优秀人才。2019年进一步提出深入基层“薪火计划”,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3500名选调生奔赴祖国各地,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为了做好选调生工作的“后半篇文章”,真正实现对选调生“扶上马、送一程、关怀一辈子”的承诺,北京大学于2019年10月首次举办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邀请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校友回到母校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在湖光塔影中再次感受北大文化滋养,重温北大人的家国情怀,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薪火班”每年举办一期,至今已举办三期。

“薪火班”在学员推荐上明确向多年工作在乡镇、街道等基层一线的干部倾斜;在组织形式上融合课堂讲授、小班研讨、实地参访,根据学员实际需要“补钙”“充能”;在课程设置上聚焦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卫生、生态、科技等方向,向学员讲授当前基层治理面临主要矛盾的学术动态与政策背景。同时,学校以选调生为典型榜样,通过邀请他们走上讲台、走进院系、开展“选调咨询开放日”等活动与在校生沟通交流,用真诚和真实打动学生,感召学生,实现毕业生对在校生的就业“反哺”,形成基层就业引导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北京大学将把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聚焦供给侧,一方面通过主动作为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质量就业,不断增强学生的方向感、安全感与获得感;另一方面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等党和人民最需要人才的地方,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改变世界面貌拓展幸福空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中建集团简介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

中建集团主要以上市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建筑,股票代码601668.SH)为平台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拥有上市公司8家。

2021年,公司新签合同额3.53万亿元人民币, 营业收入1.89万亿元,第17次获得中央企业负责人经 营业绩考核A级,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9位,中国企业500强第3位,稳居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第1位,继续保持行业全球最高 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行业 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中国建筑的经营业绩遍布国内及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涵盖投资开发(地产开发、建造融资、持有运营)、工程建设(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新业务(绿色建造、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板块。在我国,中国建筑投资建设了90%以上300米以上摩天大楼、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1/3城市综合管廊、1/2核电站,每2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国建筑建造的房子。

二、人才发展战略

中建集团以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统领全局,始终遵循“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关注个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保证职业规划、教育培训和绩效考核的全员覆盖,强化人才吸引、发展力度,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集团高度重视毕业生培养工作,目前已实现培养计划全覆盖。

集团总部招聘的毕业生需拥有三年基层工作经历,已形成了“基层-总部-基层”的轮岗交流机制。各子公司形成了以“海之子”“新星火”“领军人才工程”“争先之星”“青苗计划”“新砼人”为代表的校园招聘品牌。

中建集团将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企业福利(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健康体检、节日福利)、种类多样的津贴(工作餐补贴、交通津贴和通讯津贴等),各子公司都有自己的相关福利政策。

三、校招要求

2023届大学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学习成绩优良,专业基础扎实。

四、校招专业

土木工程、暖通工程、电气自动化、交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法学、智能材料与结构、智慧建筑与建造、可持续能源、碳储科学与工程、碳经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