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传媒学院 “学習报国”红色研学团系列报道(二)辽宁组活动纪实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2023年寒假期间,新闻学院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组成的辽传“学習报国”红色研学团5组专项调研团分赴辽宁、四川、山西、吉林、 内蒙古、广西、贵州、河南、黑龙江等11省份及自治区开展一系列的调研、参观、研学等活动,亲身触摸红色记忆,感悟红色文化,在广阔的本土红色课堂中增进学识。

本期推送红色研学团专项调研组辽宁组调研纪实

“学習报国”红色研学团系列活动

(辽宁组纪实二)

 

建昌县革命烈士陵园

调研员:马熙媛

1

历史背景

凌河源,燕山峰,渤海滨,津京侧。山城建昌就处在这个人杰电员的渤海湾内陆、辽宁西端丘陵地区。

日军犯境,以郑桂林,邓文风、邓文山等为代表的建昌儿女,自发维织四支万余人的抗日队伍,登高举义,共赴国难,因此处是东北沟通华北的战略要地。东北军与抗日及勇军在境内多处设防,激烈战斗。纱幅山战役,阴击日寇三昼夜,重创敌军:棒长山战役,以有战众,以弱胜强;喇啤洞战斗,英勇无提,可歌可泣。1953年建昌县委、县政府为了永远的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在建昌的革命先烈,在县城西部的轿顶山上修建了烈士陵园。1998年,迁至风景优美的县城东南国家级森林公园–白狼山 目前整个烈士陵园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陵西管理规范、设施完备、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已成为集瞻仰纪念、爱国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2005年被葫芦岛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教有局、市文化局五家单位评为“葫芦岛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晋升为市级革命热主纪念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辽宁省委评为“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五月被中共葫芦岛市委员会、荫芦岛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16年11月被葫芦岛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评为“国防教育示范基绝”成为一个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中心,集悼念、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2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寻访本地红色纪念馆、纪念碑以及烈士陵园等,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红色记忆,深入了解各地地方革命事业的发展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体会党的历史之厚重感,学习先辈们可贵的革命精神。坚定大家追求理想信念,报效祖国的决心,加深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要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决心。

 

辽宁朝阳赵尚志纪念馆

调研员:庞煜

1

历史背景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5日赵尚志百年诞辰之际,在辽宁省朝阳市落成并开馆。赵尚志同志是从朝阳这片热土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优秀代表、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抗日民族英雄。曾率部驰骋于黑嫩平原,转战于松花江两岸,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在东北抗联史上有“南杨(靖宇)北赵(尚志)”之誉。1942年,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年仅34岁的赵尚志慷慨就义。

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84年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决定在宝泉岭农场场区的北山坡上兴建赵尚志将军纪念馆、纪念碑。1984年由宝泉岭管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捐款,修建成了赵尚志烈士纪念碑,一九八五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拨款修建了赵尚志将军纪念馆,于一九八八年正式对外开放,展出赵尚志将军的英雄事迹。

2

心得体会

在中共革命史上,曾涌现出无数令人崇敬的英烈,他们如同璀璨的群星,光耀中华。在这璀璨的群星里,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赵尚志,就是璀璨夺目的一颗。今天借此研习团调研活动,来到家乡赵尚志纪念馆,打卡英雄的光辉岁月。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英雄赵尚志的雕塑,手拿望远镜,目视前方,有着无畏敌人、英勇战斗的坚定信念,顿时尊敬和敬佩的情感油然而生。

赵尚志同志的奋斗历程浩气激荡。透过这段历史,我清晰地看到,在那个中华民族备受欺凌的年代,赵尚志同志不畏强敌、壮怀激烈、救国于危亡的崇高爱国精神。并且正是这种爱国精神点亮了东北抗日联军顽强抗日的胜利曙光。一排排展台厅真实的为我们反映了那个寒冷的冬天,抗联战士阻击敌人的场景。缓缓走出纪念馆,馆内的情景依然在脑中一一的闪过,还有一种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沉重心情闷在心中。

走出了博物馆,带走的,除了那些照片,最珍贵的是经过先烈血洗的熠熠闪光的精神,是那些逼真的蜡像,粗糙的皮肤,破旧的衣服,认真的目光,还有那必胜的信心。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同他们相比幸福的多得多,而这些幸福是他们老一辈革命用鲜血换来的。这样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同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要根植我们的大脑,忧患可以兴国,树立忧患意识,努力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一些贡献。我们青年一代要坚信前途永远是光明的,愿山河无恙,愿祖国长安。

 

营口市西炮台遗址

调研员:齐芳婷

1

历史背景

营口市西炮台位于营口市渤海大街西段,辽河入海口左岸,距市中心3公里,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它是清政府兴办北洋水师在东北沿海建筑的重要海防要塞。为东北地区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196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炮台系用沙土、白灰、黄土灌浆夯筑而成,整个建筑包括炮台、护台壕沟、护台城墙、城门、影壁墙、蓄水池、水洞、吊桥、军械库和营房等。炮台共三座,一大二小,均方形,大炮台居中,台高6米,分三层,台顶四周加筑矮墙,相互对称。墙下周围有八处暗炮眼,台东是一条长达62米,宽9一12米的登台坡道,与东面正门相对。南北距大炮台35米,各有小炮台一座,台东各设有一条长24米,宽4米的坡道;由此上下小炮台。炮台周围是泥土夯筑的围墙,平面凸字形,全长1,000余米,存高5米。围墙两侧附加沙土、白灰护坡。围墙外8一12米是一周护台壕。在东侧围墙辟一大二小城门,大门居中。三城门外30米处,各有一影壁墙,皆夯土筑成,正门所对影壁尤为高大厚重。这座炮台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清军海防练军营管带乔干臣曾亲率清军利用此炮台阻击日本侵略者,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1991年在对炮台进行清理工作中,发现了铁炮、炮弹,洋枪子弹、铁、石筑墙夯具,青砖、柱础、滴水、瓦当、瓷罐、瓷碗、瓷盘、瓷匙、銮铃等文物近百件和原来的房址遗迹。

虽经过战火的洗礼和百多年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现遗址内建有陈列馆和兵营,复原炮台一座。

1963年西炮台遗址被列为辽宁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

心得体会

今日走进纪念馆,从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我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和革命烈士坚定的眼神,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历史。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功勋卓绝,他们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一座西炮台,半部近代史。”它饱经甲午战火的洗礼,历尽百年岁月的沧桑,凝聚着华夏子孙非凡的才智,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

 

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调研员:谭子菲

1

历史背景

抗美援朝发生的背景是美国悍然对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侵入台湾海峡,轰炸我东北边境,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国国土,把朝鲜内战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其称霸全球和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企图昭然若揭。

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主席高瞻远瞩、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历史使命。

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

心得体会

我在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之后,心中感慨万分,感叹中华民族的坚韧勇猛,感慨中华民族的英雄们的不屈精神。

进入线上抗美援朝纪念馆,伴随着音乐《我的祖国》,我瞬间被带入其中,像是身临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一样。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看到了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塔四周是英雄们在战场时冲锋的雕塑。进入序厅,我看到了毛主席和彭德怀将军的雕塑,他们坚定的神态,向我们诠释着,中华民族敢于奋斗的精神。进入战争厅,我看到了我们中国军队的军容军貌,那所有恶势力都不能击败的英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伴随着激昂慷慨,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先后参观了抗美援朝战争厅、抗美援朝运动厅、中朝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纪念厅和全景画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大量历经沧桑的革命文物,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中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清川江畔围歼战等战斗场景令人振奋。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牺牲的英雄形象令人景仰,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构筑起不朽的丰碑。

这些人物事迹和战斗精神,已经凝聚成一个时代的一种精神符号,启发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仅要感恩先烈们无私的付出,更应珍惜现有的和平生活,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爱国主义”铭刻在骨子里,将“爱国主义”行动践行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爱我的祖国,以后的道路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能为我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调研员:佟依凝

1

历史背景

抗美援朝纪念馆以抗美援朝战争史为基本陈列,主要陈列内容分布在陈列馆、空军专馆、全景画馆和露天兵器陈列场。陈列馆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和现代陈列手段,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丰富的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 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951年1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并救济朝鲜难民的通知》。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美国在谈判桌上进行政治讹诈,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控制的三八线以北地区。以后朝鲜战场出现了谈谈打打的复杂局面。1952年2月至10月,《人民日报》多次发表社论和声明,揭露和谴责美军迫害战俘的罪行。全国人民也积极掀起了抗议活动,要求全部释放战俘。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2

心得体会

参观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让我的灵魂进行了一次洗礼,唤醒我对英雄的崇拜。

馆内的展厅集中反映了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特别是反映清江群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的展区,给我溜下了深刻印象,利用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电动图表,影视设备等现代陈列设施,艺术地再现了壮烈的战争场面,如身临其境般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深切的感受到我志愿军的英雄气概。

70年前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抵御侵略、反对强权的伟大壮举。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特殊时期,在朝鲜邻邦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肋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和毛主席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同朝鲜军队和人民并肩作战,发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英雄们的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反帝史上一座辉煌的纪念碑。它是在中国人民虽然站起但尚不壮大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他们建立的伟大功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被彭德怀称为“志愿军中第一人“。1949年10月15日结婚,一年后的这一天,他向妻子鞠了一躬,毅然决然秘密入朝,11月25日,美空军轰炸机飞监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个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长津湖之战,气温降到零下30度!衣物单薄,野外露营,和装备精良的美军浴血苦战九兵团有三个连队,成建制地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的番号是20军59师177团2营6连、20军60师180团1营2连和27军80师242团2营5连,他们是以战斗队形在自己的阵地上坚特到了最后一刻,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重温这段历史,使我又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下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继承和发场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知难而进、奋勇向前的优良品质,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辽沈战役纪念馆

调研员:王欣垌

1

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1948年9月12日,林彪、罗荣桓率东北解放军发动攻击,连克辽宁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蒋介石急调北宁县的5个师和山东的2个师,连同原在锦西4个师,共11个师,于10月10日至1 5日猛攻塔山,以解锦州之围,但未能突破解放军的阵地。

10月11日,廖耀湘指挥的国民党军第九兵团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由沈阳驰援锦州,亦被阻止在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市发起攻击,15日攻克,全歼守敌,俘敌10万余人。

17日,驻守长春的曾泽生率第六十军26000人起义,其余在东北副总司令郑洞国率领下投降。蒋介石此时仍想夺回锦州,打通关内外的联络,令第九兵团继续向锦州前进。

东北野战军主力于26日在黑山、大虎山将第九兵团包围,经两天激战,歼10万人,廖耀湘等多名高级将领被俘。 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再歼敌近15万人。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队。   解放了东北全境。

2

心得体会

我的家乡是锦州是一座有着1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名城,也是一座著名的军事、科技、商贸重镇和优秀的旅游城市。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道,依山傍海,是中国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著名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共歼敌47万余人,为解放华北和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这一战役中无数先烈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解放事业,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那种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精神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记得纪念馆里有这样一段资料记载,我们的一个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了60多个敌军,为这次战斗的胜利立了一大功,还有一个战士独自一人缴获敌人轻重机枪各两挺,使我军在整个的战斗中大显神威,诸如此类的事迹显然太多太多,我想我们能夺得整个战役的胜利,不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光荣伟大而又勇敢的战士吗?他们实在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指挥官们也同样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战场上他们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始至终他们体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度,就像我们的炮兵司令员朱瑞将军,他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沿指挥作战,当他看到自己的炮兵弹无虚发而敌人的炮楼应声而倒时,激动万分,竟然不顾危险,跑到指挥所外亲自观察,结果踩中地雷光荣牺牲了,难道他这种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看到馆里那一幅幅画面,展橱里那一件件战利品以及战士们所穿过的一件件血衣和那足以使人们泣然泪下的一封封遗书,我仿佛已置身于那硝烟迷漫的辽沈战场。在纪念馆中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东北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可以说辽沈战役之所以胜利是与我们的烈士和群众分不开的。在感受东北解放时期的艰苦岁月,追忆先烈的英雄事迹时,不禁感慨今日生活的幸福。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扑面而来,那种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仿佛跨越了时空,又走进了半个世纪前那场壮烈的战争……

我们都是跨世纪的新人,在这个科技比较发达的社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步伐,严格要求并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不断的进步,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死难的烈士,才能以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灵。

 

雷锋纪念馆

调研员:王一乔

1

历史背景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虽说雷锋的一生没有参加过重大战役,但是他在当兵的时候,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一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流传出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可惜的是他后来因公殉职,去世时才年仅22岁,但他的精神却永远传承了下来。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2019年9月25日,雷锋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为了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精神,雷锋纪念馆便成了一个传播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阵地,是宣传雷锋、研究雷锋、纪念雷锋的活动中心,是中国首批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还设有中心厅、永远的雷锋基本陈列厅、雷锋剧场等等,它主要反映雷锋的生平事迹,让雷锋故事和雷锋事迹栩栩如生。馆内珍藏雷锋在工厂里工作时的照片,雷锋手记,赠送给工友的棉衣,工具箱以及增给义父的香绣荷包等1400多件雷锋的珍贵的文物和照片。雷锋纪念馆内设有雷锋塑像、国家领导人给雷锋的题词,并有珍贵图片60余张、实物30余件。

2

心得体会

此次参观展览,通过纪念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和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这是一个多么光彩的灵魂,这是一个多么无私的生命!

参观完后,我有些思绪感慨:雷锋的一生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光热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和人民,以服务于人民的真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实际行动,以平凡的小事谱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乐章。“多帮助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些质朴的字句,道出了雷锋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决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贯穿在雷锋一生中最美的旋律,也是雷锋精神的精髓所在,它反映的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品格,雷锋有一句闪光的语言”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那里闪光。这种甘当革命的螺丝钉精神,正是我们新一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所要具备的人生观念。

我深刻地体会到: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一个雷锋虽然牺牲了,但千千万万个雷锋涌现了出来!

雷锋纪念馆

调研员:王宇琪

1

历史背景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占地面积99900平方米,园区有凭吊区、展览区、碑苑区、雕塑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和综合服务区6大功能分区。园区内表现雷锋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不同事迹的主题雕塑与篆刻于22块自然山石之上、荟萃全中国及港台书法家亲手撰写的雷锋诗文、歌颂雷锋的诗词组成的“雷锋颂”碑苑及“雷锋之路”上的22块雷锋日记碑、雷锋纪念碑、雷锋塑像、雷锋墓、雷锋事迹陈列馆、休闲广场、游戏喷泉、《永恒》组雕等11处景观亮点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雷锋文化”。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由雷锋纪念碑、雷锋墓、雷锋塑像和雷锋事迹陈列馆4组纪念性建筑物组成。雷锋纪念碑竖立在纪念馆的主轴线上,全部由花岗岩构筑,主体高13.4米,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大字,碑体下部嵌刻—组以雷锋模范事迹为主题内容的汉白玉浮雕。雷锋墓由苍松翠柏环绕,墓后有—座灰褐色花岗岩卧碑,正面刻有“雷锋同志之慕”的金色大字,背面刻着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碑文。墓前广场上耸立着高5米的雷锋全身塑像。雷锋事迹陈列馆是一幢框架结构的2层建筑,建筑面积4750平方米,馆正门上方有时任总书记江泽民来馆视察时题写的“雷锋纪念馆”馆名。

2

心得体会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有限的人生中我要做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其实雷锋和我们一样,他所做的事,也大都是一些小事;只是他多了一份坚守,把善行融进了自己的本能之中。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学习雷锋不要在乎所作事情的大小,而要在乎于坚持。人人都做一件小事,坚持做,那么未来也会因为这一件件的小事而成就大事。

雷锋纪念馆

调研员:魏纪元

1

历史背景

1963年3月11日,中共抚顺市委做出《关于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进一步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决定》,决定中包括为了水远纪念雷锋,宣传和学习雷锋,在市区望花公园修建雷锋纪念碑、墓和雷锋事迹陈列室等项内容,这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年11月21日,在市区望花公园修建雷锋烈士纪念碑、亭和雷锋事迹陈列室等内容的设计方案经论证、审定后,由市民政局上报抚顺市人民委员会,正式向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提出报告。报告提出,为了永远纪念雷锋同志和深入宣传学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决定在抚顺市西部望花公园修建雷锋纪念碑、墓和纪念馆。

1964年8月15日,抚顺市各界人民和青少年1000多人在望花公园举行奠基典礼。

1965年8月15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落成开馆,落成开馆时即定名为“雷锋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原是一座占地960平方米的平顶建筑,展出了雷锋生前和各种遗物以及反映雷锋模范事迹的照片和图画200件。

2

心得体会

雷锋这位自强不息、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好战士形象已深深地映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为了学习和感受一种学习雷锋精神的氛围,我来到了雷锋纪念馆。 随着讲解员的引导,我在陈列馆边参观边学习雷锋事迹: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了一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工作做事都勤勤恳恳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与社会,不幸的是年仅22岁时的雷锋因公殉职。 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让人有些思绪感慨:雷锋的一生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但他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和人民,以服务于人民的真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谱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乐章。

“多帮助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活着, 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些质朴的字句,道出了雷锋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决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贯穿在雷锋一生中最美的旋律,也是雷锋精神的精髓所在,它反映的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 义品格,雷锋有一句闪光的语言——“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自己当作一颗 就在那里闪光。这种甘当革命的螺丝钉精神,正是我们新一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所要具备的人生观念。

赛马三浓新村(东北革命历史记忆)

调研员:吴益欣

1

历史背景

赛马三浓新村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赛马镇,是反映东北抗联、东北解放历史,重点讲述赛马英雄故事的红色教育基地。赛马三浓新村是丹东市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凤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凤城市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承载着庚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弘扬红色精神的时代重任和使命。

东北抗联记忆馆反映东北抗联历史,重点讲述杨靖宇、宋铁岩及东北抗联一军一师在赛马的抗日故事。在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东北革命历史记忆展馆内,千余张照片、史料和英雄塑像,展现了抗联英烈的革命气节和对信仰的执着坚守。东北抗联一军一师在赛马打击日寇、杨靖宇”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的铁血风骨、抗联将领宋铁岩长眠在赛马蒲石河大山中的”青山埋忠骨”、赵一曼留给儿子绝笔书信的”纸短情长”…...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将东北抗联精神基本内涵表述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党中央对研究宣传阐释东北抗联精神的高度重视。今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三浓新村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依托当地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阵地,根据需求创新红色教育方式,结合场景提升红色教育效果,递交了一份红色教育”新答卷”。他们精心设计了参观”东北革命历史记忆展馆”、重走东北抗联路、观看红色主题演艺、上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党课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

2

心得体会

何为“三浓”?乡浓,情浓,景浓。三浓新村完美诠释了赛马镇的光辉历史,也让我们知道了在抗战时期,我们的同胞是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却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对外国人“俯首称臣”,这不免让我们感到无比愤懑。

乍一看三浓新村,建筑形式仿造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又有些许现代风,如果不进入内部观看,你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红色革命旅游景点。接着是历史文化长廊,它让我们知道赛马曾经发生的一切,有冲锋陷阵有勇有谋的勇士,也有首次击退敌军的欣喜等等。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保护杨靖宇头颅的王淑茹,她也是赛马人。

走完历史文化长廊,我便去了抗联基地–“小孤子矿洞”。在那里,我看到了眼神空洞的中国人;看到了矿洞坍塌,中国人痛苦无助的神情;看到手拿带血皮鞭,面目狰狞的日本人;看到了日本人用木棒将中国人打死,身边人敢怒不敢言的神情;看到了矿工们瘦骨嶙峋,遍体鳞伤的身体;甚至还有与我们年龄相仿的男孩,用流血的小手,推着千百斤的矿车……我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却又不得不承认他是真的。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让我们感到无比愤懑,无比恶心,更可恨的是他们居然还否认历史、篡改历史。八十四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仍没能等来他们一句道歉。虽然我知道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可是只要一想到日本人犯下的恶行,我愤怒的血液就在血管里猛烈的奔流。

其中,杨靖宇的故事令我大为震撼。他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与日军苦苦周旋两个月,前提是无粮无衣。听到这儿,我也很疑惑:他是怎么度过那两个月?我没想到的是,残忍的日本人竟剖开他的腹部,查看详情,这才发现,他的肚子里竟然全是树根和野草!敌人心生胆寒,我们何不心生震撼!现在的我们丰衣足食,却不努力上进,为国家做贡献。

古时繁华我未生,旧时磨难我未经,现世安荣我已许深情,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寄山河。赛马虽小,但他有光荣的历史,是曾经的抗日根据地,我们都以生在赛马、长在赛马为荣。

先烈们,请放心!你们虽为保护祖国而牺牲,但你们的红色精袖一定会随着奔流的红色血液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鞍山市烈士山公园,烈士纪念馆

调研员:张鑫竹

1

历史背景

鞍山烈士山公园是处于辽宁省鞍山市城区的中心地带,鞍山市的南北中轴线上、胜利路的最南段,烈士山公园因园内的烈士山得名,是全市人民瞻仰和纪念革命先烈的惟一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共分为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等4个分区。烈士纪念碑是烈士山的主体,始建于1950年11月。鞍山烈士纪念馆位于鞍山市中心的烈士山公园内,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纪念性史馆。 解放前,烈士山名为“神社山”,是日本人“靖国神社”所在地,解放后,为纪念先烈,教育后人,市政府将“神社山”改名为烈士山,并修建了鞍山烈士纪念馆。1952年,位于烈士山正门西侧的烈士纪念陈列室对外开放,这是烈士纪念馆的前身。鞍山烈士纪念馆从1952年开馆至今,从只有两个陈列室几十张图片的小型陈列室,经历了几次扩建、改建成现今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九个固定式陈列厅和七个临时性展览厅,近千件文物和图片的大型现代化展览馆,经过了风风雨雨几十年,教育了几代人,鞭策了几代人,鼓舞了几代人。

2

心得体会

尽管烈士们的遗像日渐模糊, 烈士的简介寥寥数语,但他们的 英雄事迹已成为这座城市和这座 城市人民的永恒记我和永值记忆 因为,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 了这座城市,给予了这座城市人 民和乎的生活。我们不能也不该 忘记他们,他们艰苦奋斗、不怕 牺牲的伟大精神,永远是我们宝 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的鼓 舞下,鞍山人民必将会创造出更 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要将英雄记在心中,延续他们的精神,不辜负他们!

 

下五家子惨案遗址陵园

调研员:张雨欣

1

历史背景

下五家子惨案遗址陵园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下五家子村,为纪念1935年11月16日在下五家子惨案中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378名死难同胞而修建。

抗日战争期间,辽西各地沦陷后,南票区缸窑岭镇(当时属朝阳县)地区抗日活动活跃,抗日义勇军多次打退日寇围剿,还三次击落日寇的侦察飞机,日寇恼羞成怒,决定展开报复行动。1935年11月16日黎明前,盘踞在缸窑岭的日军守备队,在队长绰号疙瘩胡和副队长井上正光的率领下,突然包围了下五家子村。敌人挨家挨户叫醒熟睡的村民,把村民赶到西河套“开会”,让村民指认谁是抗日义勇军,无果,随即进行了惨烈的大屠杀,人们成排地倒下,顷刻间西河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屠杀持续近3个小时,全村64户,烧毁民房400多间,被杀害人口378口,全村只有11口人因外出串亲或在敌人枪口屠刀下挣脱幸免。全体村民宁死不屈,无一人变节。

下五家子惨案是日本侵略者在辽西制造的规模最大、集体杀戮人数最多的惨案,是日本军国主义欠下中国人民的一笔血债,也是南票区人民英勇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见证。

2

心得体会

一进下五家子村,远远就能看见陵园正门用大理石镶嵌的“下五家子惨案遗址陵园”几个大字。陵园中心建有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碑身为正方形石柱,碑身正面镶着“下五家子殉难同胞纪念碑”金色大字,碑身高11.16米,寓示惨案发生的时间——11月16日,背面碑文简要记载了惨案发生的始末和修建遗址的过程与意义。纪念碑的侧面是警世钟,铸有“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八个字。纪念碑的后方是合葬墓,里面埋葬着惨案中殉难同胞的遗骨。合葬墓的左面是血泪滩浮雕墙,是日本侵略者杀害我同胞的主要遗址。在合葬墓的右面是生死井,后面是山河作证壁画墙。

参观下五家子惨案遗址陵园加深了我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遇难同胞的同情,被同胞们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敢于同日本侵略者抗战的村民们,就没有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了整整几代人,我们勿忘国耻,弘扬抗日义勇军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顽强同敌人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警示后人要牢记惨痛的历史教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自强拼博精神,为建设美好家乡贡献应有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学习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然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中共盘锦市第一个党支部

 沙岭战役烈士陵园

调研员:周玥辰

1

历史背景

中国盘锦第一个党支部: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北满向国民党军队发起反攻作战取得重大胜利。为加速东北全境解放,中共中央东北局按照中央指示,在北满组成土改工作团,南下开展土改建政工作。工作团从哈尔滨出发,在吉林省东丰县完成土改建政后,向辽南进发。1948年1月,到达辽南五地委所在地瓦房店后,组建盘山分团和中共盘山县工委,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盘锦的第一个基层组织。基地通过综合运用雕塑、绘画、展板、照片及声光电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全面展示了从1923年第一个踏上盘锦大地的共产党人到1948年盘锦市第一个党支部建立的26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盘锦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以及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7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盘锦成长壮大和引导全市人民发展建设的的辉煌业绩。

沙岭战役烈士陵园:沙岭战役烈士陵园位于盘锦市盘山县沙岭镇,是为了纪念1946年2月16日至19日发生在这里悲壮惨烈的沙岭战役战斗中牺牲的东北民主联军将士而建。沙岭战役烈士陵园初建于1949年3月,20世纪60年代迁至沙岭镇西,1986年8月迁建于现址,即镇北原战场黄沙岗。

2

心得体会

学校开展了寒假红色研学活动,本着弘扬红色文化的目的,我们去盘山县参观了中共盘锦市第一个党支部,许是年后没多久,场馆内部并未开放,我们就只在场馆外围做了简单的参观——虽是外围,但是也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盘锦组件基地的历程和艰辛,入党誓词,升起的五星红旗,门口的雕塑、廊柱底座……从小到大、从新生到蓬勃发展;以初心变恒心,视使命为生命,坚强的党性、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无一不在为以后的入党过程中描绘着一副绚丽的画卷。

因在参观中共盘锦市第一个党支部的过程中有一些变数,所以在沿途中又去了沙岭镇当地的沙岭战役烈士陵园作了详细的参观。据了解,陵园承担着每年烈士纪念日盘山县公祭活动,是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践基地、盘锦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盘山县反腐倡廉红色教育基地。

陵园中的合葬墓安葬着14箱无名烈士骨灰,英烈墙上刻录有445名革命烈士,均为沙岭战役中牺牲的。沙岭在陵园之外还有三处烈士墓,其中六间村的烈士墓安葬两位烈士,一位是东北民主联军排长丁文选,一位是土改工作队长林枫,陈家村和尖台子村烈士墓安葬的沙岭战役烈士,均为当年分散救护的伤员或转运的烈士遗体。

走进烈士陵园,瞻仰烈士英姿,向英雄致敬,为逝者默哀。虽然历史风云变幻,但我们不会忘记那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热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远去的背影。他们泽被当代,启明后人。无论是在风雨如晦、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是在气壮山河,奋发图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即使是在今日,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温。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生活在如今这个幸福和平的年代,有着美好的童年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当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重温伟大的运动精神,进一步的了解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根植于我们的心中,以青春之践行使命之担当!面对未来,我们应当继承红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尽我们所能,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